建設與代價

學習辯論真的有許多好處,往往遇到的辯題都環繞著比較和衡量。「要如何衡量今天的辯題。。。」現實生活,該如何衡量理性跟感性呢?

在取捨之間的拿捏,就像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拉鋸戰。每件事情在下任何決定時,總有建設與代價;如過建設大與代價(理性判斷大與感性付出),那麼這對事情本身的輔助和貢獻大有幫助;反觀,倘若代價高於建設(感性判決大於理性分析),那麼對人際方面將會得到認同與擴展。究竟該怎麼做到公事公辦和私事關起來干呢?我認為,身份辨識是關鍵。

現實生活把我們放在不同領域不同位置,是甚麼決定在甚麼時候做甚麼事?覺對是對自己的身份有所覺悟。老闆與員工,領導與跟從,老公和老婆,老大和老幺…以此類推。

談到身份辨識,筆者馬上聯想到尊重與被尊重。在台前,作為一個領導者,必須比別人來得有決策性。這個決策或許不是最完美,也不討好所有人,但卻是最適合當下氛圍的一個重要決定。就像一位司儀,無論事前工作做得如何足夠,當場子出了意外的時候,司儀是關鍵人物,撐起場面。無論說的甚麼話,做的任何事都不該被質疑,要不然請他來幹嗎?如果每個人有自己的意見,那麼為何還要他出面擺平情況呢?領導者也一樣,所有的決策經過篩選之後,相信領導者有獨特的眼光能把自己邁向成功的道路。這就是其建設。

其代價呢?事後,許多不服氣的人就會以雞蛋挑骨頭和現象歸納,或相伴為因果的種種錯誤言論左右民心;當事情最後真的搞砸了,這一群人就會說:看吧,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下場。諾!這就是不聽我們的結果。事實真的是因為其領導層無能,還是有人從中作梗呢?

我們都知道要配合,我們也要被認可。往往決策者做了決定後未能盡其心意,但可否往這個方向延伸發展呢?透過不斷的學習及改善,也認清其挑戰,選擇最好的路線達成共識,才是顧全大局的首要條件。為了己身利益,只享受氛圍的領導者,一旦氛圍破裂,最終走上絕路。

看到了嗎?所謂的成功不是一時的,而是累積其建設與代價過後,其身份辨識得到認同,同時也贏回了更高的人際,達致雙贏的局面。一時的成功並不會永遠成功;一時的得意也只會是一時的得意。只有不斷的創造,不斷的努力,不斷的配合,直到建設高於代價,我們才說:一切都是值得的!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